商業化手機(先期稱移動電話)的鼻祖Moto已被淡忘許久,“蘋果”的墜落不再是因為萬有引力;小米橫刀、三星暗淡、華為風云......
作者:吳辰輝
移動通信技術從1G問世至5G臨盆,迭代不止、又似一轉眼的霎那間。
行者無疆!伴著華麗璀璨的5G元年之春花綻放,隨著不可思議的各種創新落地,手機行業邁入了新的時代,迎來了第四次浪潮。
(1)“機頭”變奏曲
回看上世紀80年代,手機剛剛為老百姓所知。腋下夾個手包,腰間別個BP機,手中攥著“大哥大”,那是配備“磚頭”大款的“拉風”時刻。此后,手機開始逐漸普及并小型化,功能和性能亦持續升級。品牌和“山寨”比拼、百家爭鳴,款式多樣爭艷、百花齊放。
至今,絕大多數的人換過的手機、沒有幾十臺也有十幾臺,型號直至品牌亦隨換隨新。就像牌局中的輪流坐莊,手機龍頭此起彼伏——
始于摩托羅拉、諾基亞和愛立信,開啟了移動通話;接踵而至的,是同樣以技術見長的三星、蘋果催化出新的市場繁榮;在中國市場,后起之秀奮力追趕。中華酷聯四大巨頭,曾一度風靡。在低潮時刻,一代“小米”傲嬌,出乎意料地領銜并激發了低迷市場的復興式啟航,與華為風云際會。
統觀全球,2018年,高價蘋果、三星帝國的份額開始削減于激烈競爭,但華為技術在紛繁復雜的弱市中逆風飛揚。非洲市場,中國傳音手機稱雄。
光陰似箭、日月如梭。
手機的物理特征、功能、綜合性能、品牌的認知度等方面亦隨時間的推移日新月異,加之消費水平的提升。新的手機龍頭交替產生,吹拉彈唱出一首群情激昂的“機頭”變奏曲。
正如人類經歷的時代文明交替,源自顛覆式的變革推動進步至變化,并催生著手機生產和消費的行業和市場浪潮。
(2)手機業四次浪潮
顛覆性的創新和變化,推動了每一次浪潮。是手機行業的一場狂歡;是通訊方式的一次革命;是手機功能和性能的一程躍進。
——第一次浪潮
1990年前后至1999年,手機行業掀起了第一次浪潮——開啟了移動通信時代。
小型化的手機開始取代“大哥大”(大板磚),大板磚逐漸消失。短信功能出現以后,BP機市場逐步萎縮直至被“完滅”,逐漸淡出我們的視野。
小型化后的手機別在腰間攜帶尚可,手機主要應用功能的特征是按鍵操作,外形和現在的比較依舊顯得厚粗大長,外殼材料為橡塑。
在第一次浪潮期間,領航、代表性的手機品牌基本來自國外,諾基亞、愛立信、摩托羅拉等,手機的主要功能是移動通話和收發短信息;價格貴、普及度低。
彼時,手機競爭主要表現為外形的的變化(視覺、手感)。此期間,中國手機行業歷經了代工至國產產品問世漫長等待。隨著品牌和產量的上升,手機價格逐步下降。大約在1996年,手機鋰電池問世。
至第一次浪潮的末期,手機行業發展進步醞釀的大量顛覆式創新一觸即發。
——第二次浪潮
這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股興旺,第二次浪潮洶涌而來。大約從1999年開始,至2007年前后收尾。
彩屏、彩鈴、彩信;上網、觸屏;外形創造性的各種突破層出不窮。毫無疑問,這注定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行業發展浪潮。
手機外形、(輔助)功能性能快速發展進步,更小更輕的手機新品不斷;彩、雙屏、翻蓋屏逐步推陳出新;多媒體功能植入手機大面積取代播放器、阿爾卡特等品牌甚至祭出了卡拉OK功能手機;手機拍照功能、鋰離子電池充電性能和續航改善、WAPPUSH、互聯網等通訊方式等各種創新鋪天蓋地。
制造者商腦洞大開,手機不再只是一個通信工具,“掌訊時代”來臨。
此外,因本土化的需要,中國市場開始出現合資品牌。摩托羅拉、諾基亞、三星和索愛等品牌領航市場。因為中國市場大和消費能力強,飛利浦、LG、西門子等品牌也蜂擁而至享用饕餮“快餐”。
T28手機型號“自損”事件,踢出了外商獨資品牌愛立信手機。也發出了重要信號——開啟了激烈的競爭的序幕,推動了手機的合作合資熱潮。
最值得關注的是——國產品牌開啟征程。
1998年,原國家信息產業部和原國家計委出臺了《關于加快移動通信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》。1998年10月,第一部國產手機誕生——科健KGH-2000。隨后,熊貓、南方高科、廈新、TCL、波導等國產品牌逐步問世,推動手機行業迎來快速增長的4年,而后下滑。
2005年,科健敗北出局。但是,發展并未就此停滯。隨著政策支持并技術進步,國產手機在競爭中逐步崛起。
功能機末期,行業主角已變為天語、金立、中興、長虹、宇龍通信等品牌。2007年,天語手機出貨量達1700萬部,在中國手機市場僅次于諾基亞,成為國產手機冠軍。
iPhone來了。
——第三次浪潮
所謂“生態鏈”、“粉絲”運營的方式,還有新機開售隊伍排長龍...爆買爆賣等等這樣的現象,效果不在一時,真假尚需通過歷史的考核。不過,質量和技術、創新、甚至性價比體現著實力和競爭力,這毋庸置疑。
走著走著,手機行業進入了智能時代。4G的高速不僅滿足各種掌控應用,還推進了智能化程度;各種APP的融合開啟了手機數字化生活;大、全、薄屏、OLED等新材料應用豐富了手機創新......
“長江后浪推前浪,浮事新人換舊人”,是手機行業第三次浪潮的真實寫照,貫穿2007年至2018年。
四個事件,淋漓盡致地展現這一時期手機行業的發展奇跡。從天堂到地獄、或后來者居上,龍頭交替其實咫尺之間。
事件一:老牌龍頭轟然坍塌
愛立信最先倒下,據說倒在管理層面的官僚主義作風上,即便想借索愛咸魚翻身,長名字也沒躲過拖沓的影子。
本次浪潮的初期,諾基亞、摩托羅拉尚能站上銷售排行榜單;中期,當手寫屏滿天飛時,摩托羅拉在市場上幾乎消失,諾基亞尚有零星新款,但式樣無奈已經與時代脫節。
誤判時局、固執己見、缺乏創新、回避3G4G是諾基亞和摩托羅拉轟然坍塌的直接原因,而蘋果的風靡和中國手機品牌的崛起,則加速了它們的倒斃。此后的收購和再造,到目前仍然看不到起色。
事件二:中華酷聯巔峰時刻
中興、華為、酷派和聯想一度被合稱為“中華酷聯”,如今巔峰不再,但經典永存。
2013-2014年,國產智能手機取得重大突破,“中華酷聯”+小米、步步高系列等國產手機品牌,在國內外市場直擊三星和蘋果的市場份額。
中華酷聯的市場份額一度超過50%,而有報道稱,在鼎盛時期,中華酷聯的國內手機市場份額達到75%。
運行速度、創新——加速創新,智能手機市場競爭異常激烈,如今的互聯網思維和創新等運營模式往往具有顛覆性。
事件三:始于2011小米傳奇
2011年8月16日,小米手機正式發布。
在手機產能過剩的紅海時期,小米闖入。彼時,品牌眾多,而且多家外資品牌沒落。然而結果令人震驚,小米在這片紅海中斬獲收入和口碑。
小米手機運營成功的故事堪稱傳奇,因為不僅成功,而且攀上了頂峰。
美國東部時間2015年10月13日,亞洲協會在聯合國大廈給雷軍頒發了“2015年亞洲創變者獎 ”(Asia Game Changer Awards)。彼時,雷軍說:“小米帶給了整個中國智能手機行業巨大的活力"。
的確,引領了手機行業的一段繁榮。始于紅海時期,小米引入了創新+互聯網+思維,在相當的短時間閃電式完成了從零到近800億的經營額。
事件四:蘋果墜落華為逆襲
調研機構數據顯示,2018年第四季度,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下滑4.9%,而昂貴的蘋果產品單位出貨量更是劇減11.5%。iPhone手機在中國市場銷量罕見的暴跌20%。
2018年全球智能手機發貨量為14億部下滑了4.1%。蘋果位居第二占據15%市場份額,華為市場份額僅僅比蘋果少1%即280萬部。三星、蘋果銷量分別下滑了8%和3.2%。第三名的華為卻在寒冬中逆襲增長,發貨量迅猛增長了33.6%。
盡管貿易沖突導致的中國經濟放緩影響了全球智能手機的出貨,但蘋果墜落的主要原因是品牌受眾度的下降。如果不降價,蘋果的業績會更糟糕。
根據迪信通聯合賽諾發布的2019年二月份國內手機零售指數分析,蘋果現在果真是不受大家喜歡了,在迪信通它的市場份額僅為2.5%左右。
蘋果官方在2019年初發布消息稱,在中國的經銷商已早開始下調iPhone售價。事實上,2018年下半年開始,蘋果已經在電商平臺上低下了“高價”的頭。“蘋果新機爆賣”,這樣的現象已成落花流水。
四大事件,掀起第三次浪潮,更透析手機市場競爭之激烈程度。2018年三星再奪全球第一,但是份額尤其在中國市場(目前已不到1%)不斷萎縮;傳奇小米,也免不了震蕩甚至某些指標下滑。
此起彼伏!“蘋果”的墜落不再是因為萬有引力、三星暗淡;小米橫刀、華為風云.....
——第四次浪潮
標志性的背后,依舊是不可思議的顛覆式創新至產品落地。
2018年開始,創新能力之強——5G技術、多攝、革命屏(彎曲、折疊)、無孔設計、智能化進步...也已然不可思議,第四次浪潮勢不可擋。太多的不可思議變成現實,而創造者的規模和能量亦日益強大。
5G,高速流動、超級擴容,開啟了手機行業的數字智能時代。
新四次浪潮伊始,便洶涌澎湃。余承東在華為HILINK生態大會上說,2019年華為手機的全球出貨量將達到2.5-2.6億臺,成為全球第一!
余音還在繞梁,果然不出所料。
根據IDC最新發布的2019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廠商的出貨量統計報告,華為手機出貨逆勢上漲達到5910萬臺,市場份額19%,同比增長50.3%,這個成績遠超蘋果的3640萬臺。此時,華為成為了全球第二大手機制造商。
2019年,華為領航全球移動通訊技術開啟了5G元年;因為柔宇、三星和華為的在顯示屏應用的重大創新,可折疊屏手機迎來了商用元年,雖然三星屏碎前站,進步依然可以期待。
OLED應用必將因折疊屏的問世出現新的轉機,而曲面屏、折疊屏、全屏手機將會成為”屏“品類的代表性。
無孔手機,顛覆了傳統智能手機外形結構。魅族眾籌的尷尬,并不會影響其作品形式成為第四次浪潮的引領者之一。僅從單功能特征比拼,無孔的風頭甚至可蓋過全屏和曲面屏或折疊屏。
多攝像頭(各種專業鏡頭),滿足專業拍攝需求.....創新落地無處不在。
第四次浪潮才剛剛開始,顛覆性的創新提示我們其發展至高潮是多么地值得期待。
未來,我們可以擁有疏水、疏油、疏粉塵屏手機;用手機進行專業地攝像攝影;越來越多的(折疊屏)手機用作商業終端、用作智能家居和辦公室的控制中心......
一部智能手機,一個手持移動終端,一個數字生活中心。我們正在迎來第四次浪潮。
智能手機,不只是簡單的通訊工具?梢杂脕砑皶r掌握信息資訊;輔助學習、陪護、監測、休閑娛樂隨時展開;購物非常便利,尤其可以移動辦公進行電子商務和業務運營活動。智能手機,可以用作一個智能控制系統。